说到《庄子》,我们最熟悉的篇章应该是《逍遥游》联富配资,既是因为它是开篇第一个章节,也是因为我们中学语文课上学过,而且是要求全文背诵的。我们先回顾原文第一段:
「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」
上学的时候,老师教这段,是让我们学习庄子的文采,感受文字中的澎湃气势。现在,作为基金投资者,当我重温这段耳熟能详的段落的时候,有了别样的投资启发。
你看,庄子描述的这只鹏,是从鲲变化而来的。鹏非常大,展开翅膀不知几千里。鲲大不大?鲲也非常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,也就是说,硕大无比的鹏是从同样巨大的鲲变化而来的。你可能会说,这不是废话吗?
但我们换个角度想想,不管是鲲也好,鹏也好,肯定都不是真实存在的生物,都是庄子编出来的传说。既然都是编出来的,其实想怎么编就怎么编,一切都是庄子说了算。但即便是思维飘逸的庄子,他也并没有写「北冥有鱼,其名为小金鱼,小金鱼之小,就一个手掌那么大,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……」
从鱼变成鸟,这件事本身就挺玄幻,但玄幻也得讲合理性,几千里大的鲲,才有潜力变成遮天蔽日的鹏,如果只是湖里的一条小金鱼,那是没法化而为鹏的。
巴菲特在1992年的股东信中,有一段关于青蛙王子的精妙比方,「许多热衷于企业并购的经理人,为了享受青蛙变王子的奇妙过程,花大价钱获得亲吻青蛙的机会……早期的我,也曾约会过一些青蛙……可惜和那些出高价的经理人结果差不多,都是抱着青蛙一顿狂啃,然后它们仍然鼓着肚皮呱呱叫,丝毫没有变成王子的迹象。」
要从一大堆青蛙中,找到可以变成王子的那只青蛙,显然是非常难的。同样,在投资中,要想从一大堆基本面很差的企业中,找到一个可以在一夜之间突然改头换面,变成优秀企业的神奇大逆袭企业,也是非常难的。
的确,正因为难,如果有人能做到,就会享受到强烈的成就感以及智力优于他人的优越感,但正如巴菲特所言,在实践中,这种策略的风险收益比其实是挺低的。更可靠的投资策略,应该是一开始找的就是基本面扎实的优秀企业,然后期待这些企业通过持续经营,推动盈利和品牌价值的成长,进而带动股价上涨,让我们从中分享到企业价值增长的红利,这才是巴菲特所倡导的价值投资理念。
你看,这个理念和我们前面讲到的,「如果想要找到大鹏,那就不能盯着湖面找小金鱼,得到海里找基本面扎实的鲲」,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现在联富配资,我们来看看《逍遥游》原文的第二段:
「《齐谐》者,志怪者也。《谐》之言曰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”」
这里的关键字是抟,这个字的意思是盘旋、旋转。结合上下文,意思是说,鹏迁徙到南方的大海,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,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,直冲九万里高空,它是乘着六月的风而飞去的。
正如我们前面讲到的,这个故事是庄子编出来的传说,但即便是庄子,在编故事的时候也会追求合理的逻辑,而连洒脱的庄子都不能丢弃的逻辑,往往也就蕴含着具有普适性的规律。
这一段里面,其实强调了鹏能直冲九万里高空,离不开旋风的托举。鹏自己的力量自然很惊人,光是翅膀拍击水面,就能激起三千里浪涛,但毕竟要去的地方是九万里,如果没有外力的协助,恐怕也很难实现。换句话说,站在风口上的鹏,才有可能抟扶摇而上九万里。
我们很容易会联想到早些年商业领域的一句话,“站在风口的猪也能飞”。
这句话流传的时候,总会伴随争议。有人觉得这句话是在鼓吹投机主义,感觉似乎是在说,与其费神打磨产品,不如去找到风口,反正不管产品好不好,企业治理做得怎样,只要到了风口就起飞了,哪还需要好好经营企业呢?这种解读显然对原意是有曲解的。
“站在风口的猪也能飞”和“没有风口的鹏也飞不起来”,我们不妨将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做辩证思考,看看能从中收获什么样的投资启发。
做投资的时候,如果我们买到了风口上的猪,在短期自然会看到可观的收益,但一旦风口消失,没有翅膀的猪就会直接掉回地面,这意味着因为题材炒作暴涨的股价可能跌回原来的价位,这就可能导致投资者失去盈利,甚至出现大幅亏损。
如果我们买到的是鲲,或者是还没等到风口的鹏,这些企业的基本面倒是扎实,但市场共识还没有形成,股价可能只是横盘小幅波动,并不会给到立竿见影的收益。
这样说起来,似乎投资里面更重要的是找到风口,跟随风口?
什么是风口?风口其实也有不同类型,有的风口可能是短期的阵风,吹一阵就没影了,比如市场短期的关注点,或者是某些行业在短期内迎来业绩爆发;有的风口则是持续的旋风,风力强劲且持续,比如科技领域某个关键的技术突破,带来产品功能的大幅提升或成本的大幅下降;又或者消费者的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,新的市场机会开启。
作为投资者,我们当然都想要找到超强的旋风,这种风口说不定就连猪都能抟扶摇而上九万里。但风的特点就是难以预测,我们很难预判风口将会出现在哪里,而即便风口到来,我们也很难预判,这到底是短期的阵风还是持续的旋风。
既然在投资中做捕风者是很难实现的,那我们到底应该关注什么呢?
我们再把风口和猪、鹏的排列组合捋一捋:
没踩中风口的猪,没有投资价值;风口上的猪,短期有收益,但要面临风口消失的巨大风险。
没踩中风口的鲲鹏,需要耐心等待风口;风口上的鹏呢,鹏是有强大的翅膀的,只要借助风口飞到高空,就能靠自己的力量持续翱翔,风口消失对它会是挑战,但却是有办法克服的。
由此可见,做投资更重要的,还是要深挖基本面,找到基本面扎实的鲲鹏类型的优秀企业,这也正是价值投资的理念。
当然,这里也有价值投资的分歧。有的人会说,应该投资还在水中的鲲或者尚未起飞的鹏,潜在风险更低,潜在收益更高,毕竟,等到鹏已经飞到九万里高空才投资,万一风口消失,从九万里滑落到八万里,这仍然是有风险的;也有人会说,等待风口到来的时间成本也是挺高的,能够飞到九万里的鹏,自然也就具备能力飞到十万里,二十万里高处,只要根据它的飞行姿态和身体力量做判断,就能控制风险,并捕捉到很好的投资机会;也有人持折中的态度,水面和高空的投资时机都有弊病,还是应该找到刚起飞到两三万里低空的鹏,能够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平衡。
水面派就是偏向于价值型风格,高空派则是偏向于成长型风格,低空派则是寻求均衡风格。这几种投资思路各有利弊,也并不矛盾,在实际投资中,投资者可以用投资组合的方式来做多元化配置,组合里既有鲲,也有鹏,有水面上的鹏,有低空的鹏,有高空的鹏,这些都是合理的投资策略。
价值投资的关键,不在于买鲲还是鹏,也不在于低空还是高空联富配资,关键在于不要买到猪。
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