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人生如逆旅凯狮优配,我亦是行人」,苏轼的这句话一听就很有意境,配上一张美图,特别适合用来发朋友圈。我猜,你也很可能在朋友圈里看到过有人转这句话。
说起来,到底逆旅是什么意思呢?我让AI在网上搜索整理了不同理解,并估算了一下比例,AI告诉我说:35%的人理解为逆境,意思是说,人生是充满挫折的旅程,需以勇气和坚持克服困难;25%的人理解为旅店,强调人与万物皆为天地间的短暂过客,应以旁观者的洒脱看待世事变迁;20%的人理解为追寻目标的旅程,强调不断突破自我、实现人生价值;剩下的理解还有人生短暂要珍惜当下、人生本质是虚无莫要执着。
请问,以上理解里面,到底哪个理解是苏轼的原意呢?
正确答案是旅店。《左传》里面就有逆旅这个词,注解是「逆旅,客舍也」。李白在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中写道,「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也。」显然,这里的逆旅也就是指旅店的意思。
而苏轼的「人生如逆旅」出自《临江仙·送钱穆父》凯狮优配,是一首送别诗,有可能就是从李白这里化用而来,意思其实就是人生都不过是各路旅客在世间萍水相逢,终会散去,聚散无常实乃人生常态,今天这场送别咱们也别太忧愁。
你看,苏轼本来想要表达的原意是挺简单的,但读者们误会了,反倒衍生出了更多的感悟。
在投资当中,有没有这样的误会呢?那也是有的。
你很有可能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,「市场90%的收益来自于正确的资产配置」。事实上,你可以试着搜一搜这段话,可以看到很多讲资产配置理念的文章。考究一点的,会列出更详细的出处,「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·布林森通过大量数据的研究得出结论:在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中,资产配置的因素占到了惊人的91.5%。」你看,91.5%,这数字有零有整的,听起来就很严谨,学术范儿十足。不过,就像是逆旅一样,这里也存在比较普遍的误读。
加里·布林森的确是在1986年发表了一篇与他人合著的论文《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》 (投资组合绩效的决定因素),其中也的确有91.5%这个数据。原文是在研究了1977-1987年退休基金的数据之后凯狮优配,得到结论「on average, policy returns accounted for 91.5 per cent of the variance of actual returns」,这里的policy returns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说的资产配置策略,而the variance of actual returns直译是实际收益方差,可以理解为波动率。翻译成大白话,意思是说「你的投资组合收益波动中,有91.5%的原因可以用资产配置策略来解释」。也就是说,你买什么大类资产(比如股票、债券、现金)的比例,已经提前决定了你收益的波动幅度,而主动操作(如频繁买卖、选股择时)的影响非常小。
现在回头来看,我们就知道,「市场90%的收益来自于正确的资产配置」这个说法是错的。这句话给人的误导是,投资能不能赚钱,主要看你有没有做好资产配置,也就是说,如果你选择了正确的资产来做配置,那就能赚钱,如果资产一开始就选错了,哪怕努力做高抛低吸,那也赚不到钱。
实际上,原文说的是收益波动率而不是收益本身,意思是说,如果你的投资组合里面股票之类高波动的资产配置得多,组合的波动肯定就会比较大,而如果你想要组合波动降到够低,那就得配置债券等更低波动的资产。明明买的是一大堆股票,却想要通过高抛低吸或频繁换股让组合净值没啥波动,从加里·布林森的实证研究来看,是没啥指望的。
你看,回到论文的原文一拆解,是不是发现,其实加里·布林森讲的是一个挺简单易懂的道理,只是他用扎实的数据研究做了确认。
好,讲到这里,你会发现,从「人生如逆旅」到「市场90%的收益来自于正确的资产配置」,我好像就是想讲一个道理,「无论是生活还是投资,我们要养成回溯原文的习惯,避免以讹传讹导致自己被误导。」
的确是有这个意思,但同时我还想要指出,这两者还有一个共通点,他们都是一场有趣的误会。
你看,苏轼说「人生如逆旅」,其实只想表达聚散无常。在交通条件艰难的古代,一次离别很可能就是永别,的确是特别让人伤感。但对现代人来说,几千里路也就是两三个小时航班,哪怕不见面也能天天在微信上聊天或视频,现代人其实不容易共情离别之苦。但现代人对逆境面前迎难而上很容易共情,对追求自我价值很容易共情,所以在面对逆旅这个陌生词汇的时候,会从自己的共情角度去理解。
关键是,不管是迎难而上,还是追求自我,苏轼的人生经历也都是可以套得上去的。于是,现代人从这句话中获得了励志的勇气,获得了内心的安宁,这的确是误读,但何尝不是一场有趣的误会。
投资中也一样,我们刚才也讲过了,加里·布林森的论文本意只是想阐述投资组合的波动率特性,但很多投资者理解为在强调资产配置的价值,这的确是误读。但这位听起来就很厉害的专家,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强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,这个误读还真让不少投资者对资产配置萌生了兴趣,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了解资产配置,并且在践行资产配置中遇到困惑的时候,还能从这句话中找到坚持下去的鼓励。
而且,更具现实意味的是,从加里·布林森这篇论文发布以来,随着基金行业的发展与成熟,普通投资者可以越来越方便的借助基金经理的专业能力做投资,选股择时等牵涉到复杂投资理论的操作,主要由基金经理操心。而真正更需要投资者关注的,还真的就是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务需求,思考如何将资金分配在不同波动率的投资品种上面,资产配置真的变成了投资过程中更为重要的环节。你看,这何尝不也是一场有趣的误会。
其实,考试有标准答案,但人生和投资的答案更复杂,需结合具体情况做决策。无论是对古诗词的理解还是对投资理论的应用,我们都在摸着石头过河。重要的不是追求百分百正确,而是在实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凯狮优配,不管黑猫白猫,哪怕是黑狗白狗,只要能抓到老鼠,那也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嘛~
迎客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